|
【品味阅读,分享经典】缔一生物读书分享会(第九期)2018-10-23 09:36来源:缔一生物
培根曾在《论学问》中说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缜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与阅读密切相关。书籍不仅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更是人类进步阶梯。 10月19日下午, 缔一生物的全体员工聚集到会议室开启了读书分享之门 ——品味阅读,分享经典! 通过讲解的形式, 将大家每周阅读的书籍分享给大家, 而台下聆听的同事们, 在这短短几小时里收获良多。 花絮部分本期部分同事分享的书籍陈远平《论语》作者:孔子及其弟子《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陈经理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论语学而篇。这部分是人的根本。子曰:"弟子入刚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年轻人在家孝顺父母,在外敬顺兄长,泛爱众人而亲近仁者,如果做到这些仍有余力,就可以继续学习文学典籍了。所以一切应该从自身品质修养开始,然后再学习本领。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每天反省三次,为人做事尽心吗,和朋友交往诚信吗,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每天快节奏的生活中可以静下心来思考每天发生的事。其实任何知识,如果要运用,就必须结合现在的背景经验等。学而致用。杨晓娜 《李白传:一声狂笑,半个盛唐》 作者:随园散人这是一本关于李白的传记。他聪明,五岁诵诗,十岁游走蜀中,喜剑术,好任侠;他广结友,大唐书法家李邕李北海,诗人游子孟浩然,诗圣杜甫等等知名才子都是他的人;他不畏权贵,让高力士脱靴,杨国忠捧砚,他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一生经历过四个女人,与最后一位妻子宗氏留下“千金买壁”的千古佳话。他在62岁那年与世长辞,“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作者以深厚的文字功底将李白精彩绝伦,浪漫洒脱的一生一幕幕呈现,仿若打开了历史的闸门。张海影 《浮生六记》 作者:沈复“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种带着惆怅的洒脱总有一种人事无常、荣华易逝的哀伤,《浮生六记》亦是如此。沈复将半生情状铺沥于字纸,写夫妻之间的感人至深的真情、闲暇时聊以自乐的逸趣、半生坎坷流离中的生死离别的哀痛和外出游历时的轻松愉快。书中最打动人的一点,就是它那一种娓娓道来的从容,带一点说不清、道不明、捻不拢、散不去的惆怅情怀,仿佛清晨山间微微漾开的白雾,清凉寂寞,令人心悸。看他历数人生大事,妻亡、父逝、子丧、兄弟阋墙、朋友负义……种种恶风恶浪之后,却还是最最挂怀那些伊始的美好,着意淡化了当初自己与之对面时的愤怒与悲痛。那样凄恻的往事,多年之后再次回想起,仍然免不了一番大大的伤筋动骨。沈复讲到极伤心极动情处之时,每每要长叹一声,仿佛情难自抑,不得不要停笔仰首,将眼底渐涌的泪意敛去。而略略收整之后,他又依然从容走笔,不肯失了姿态风度。《浮生》一书,情感自是真切深挚,但文字间更别有一种高贵的矜持。姚剑锋 《行走在爱与恨之间》 作者:白岩松姚剑锋分享的是一本白岩松行走、思考的散文随笔,由白岩松亲笔写序修订,是他近年来行走的所见、所感、所悟。白岩松以其一贯的冷静视角,平实、客观地将一段关于日本的记忆呈现在读者眼前。全书绝非情绪之作和轻描淡写,白岩松深入采访各界代表人物,带着思考去谛听,带着问题去交谈。力图从自己的近距离观察之中,剖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时尚等诸多方面。正如其书名一般,爱与恨两种情绪交织相合。或许正如白岩松所说,“把爱恨放下,先去了解”,我们更能看清更多的问题。会议最后孔老师积极鼓励并支持大家多读书,并希望大家养成读书的习惯,因为通过阅读,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培养专注力,在学习中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慢慢品味阅读,一起分享经典,通过阅读来丰富自身内涵、释放工作压力、拥抱多彩生活。 上一篇: 国标中沙门氏菌的检测程序
下一篇: 揭示细胞通过葡萄糖代谢触发排毒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