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揭示细胞转分化的命运检查点2017-03-23 13:33
今年3月17日,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惠利健研究员?团队在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Baf60b-mediated ATM-p53 activation blocks cell identity conversion by sensing chromatin opening”的研究论文,深入地揭示了影响小鼠成纤维细胞向肝实质细胞转分化过程的重要调控因素,从分子水平拓展了人们对细胞命运转换过程的认识。
成体细胞的转分化目前已有不少报道,最**的例子是当初日本科学家Yamanaka用四个转录因子即Oct4、Sox2、Klf4 和 c-Myc诱导了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事实证明当向细胞内转染并过表达某一谱系特异性的转录因子时,会发生细胞的属性转换(conversion of cell identity)。同时发现,用原有的方法,这一属性转换过程的效率非常低,其中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
中科院生化细胞所?惠利健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在以往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肝细胞的模型基础上,发现,当转入肝细胞特异转录因子后,会导致大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抑制及死亡。这一过程与ATM-p53途径的活化有关。 ATM是DNA损伤过程的响应蛋白。但细胞属性转换过程中ATM的活化是不依赖于DNA损伤的,而主要是因为染色体结构发生了改变。一种名为Baf60b的蛋白(染色体重塑复合物SWI/SNF成员)招募ATM到染色体打开区域并活化ATM-p53途径,抑制细胞增殖和引发死亡,从而阻碍了成纤维细胞向肝脏细胞的转化。如果抑制掉 ATM-p53途径或使Baf60b沉默,则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肝细胞的克隆效率显著提高。
该成果揭示出新的细胞属性检查点机制,为提高终末细胞转分化的效率指引了方向。 下一篇: 小分子可诱导人成体星形胶质细胞变成神经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