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进展!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有望阻止心源性猝死2018-11-30 09:55来源:生物谷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贝勒医学院的Xander Wehrens博士及其同事们研究了心脏病,包括遗传性心律失常。除了经常与心源性猝死的高发病率相关之外,这些疾病是很难治疗的。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irculation Research期刊上,论文标题为“In Vivo Ryr 2 Editing Corrects 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Wehrens说,“对这项特殊的研究而言,我们的灵感来自一名患上一种称为儿茶酚胺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CPVT)的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年轻患者。我们的这名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心律失常---心跳过快或不规则---以及昏厥发作。这名患者的几名家庭成员已将近出现致命性的心律失?;蛐脑葱遭?。当前的治疗选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植入式除颤器---一种校正某些不规则心跳的装置---对这名患者来说并不是**选择?!?/span> 遗传学研究已表明年轻患者心律失常的原因是基因RYR2发生突变。这种基因发生的突变占将近60%的CPVT病例。这种基因编码的蛋白形成一种调节心肌细胞中钙离子流动的通道。心肌细胞需要适当的钙离子流动,从而能够以一种协调的方式进行收缩和舒张。 Wehrens和Lagor设计了AAV载体,将CRISPR/Cas9(AAV-CRISPR)运送到活体动物的心脏中。他们推断清除RYR2基因的致病性拷贝(携带着R176Q突变),能够校正小鼠所患的这种致命性的心律失常。为了测试这种新方法,AAV-CRISPR被用来选择性地破坏R176Q CPVT小鼠模型中的RYR2突变基因。在出生10天后,携带R176Q突变的小鼠和正常小鼠接受单次注射AAV-CRISPR或安慰剂治疗。五到六周后,这些研究人员对这些小鼠进行了评估,结果非常令人鼓舞。携带致病性R176Q突变且接受AAV-CRISPR治疗的小鼠均未发生心律失常。相比之下,71%的携带着这种突变且接受安慰剂治疗的小鼠确实发生了心律失常。利用AAV-CRISPR对RYR2基因的缺陷性拷贝进行编辑会极大地降低存在功能障碍的RYR2蛋白的丰度。此外,仍然存在的RYR2基因的单个健康拷贝足以支持适当的心脏功能。在正?;蛐庵滞槐涞男∈笞橹形垂鄄斓接胫瘟葡喙氐牟涣际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