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大学细胞自噬荧光可视化研究取得进展2017-04-06 15:29
日前,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孟祥明教授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基于香豆素母体的双光子荧光探针,通过检测细胞自噬(autophagy)过程中溶酶体极性的变化实现了活细胞自噬的荧光可视化。该成果以“A two-photon fluorescent probe for real-timemonitoring of autophagy by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the change in lysosomalpolarity”为题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杂志《Chemical Communication》上(2017,53,3645, DOI: 10.1039/c7cc00752c,IF=6.567),并被选为该期封底(Back Cover)论文。 细胞自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细胞代谢途径,在肿瘤、帕金森等疾病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传统的自噬监测方法大都从生物的角度出发,通过监测在自噬过程中特定蛋白的表达或者观察亚细胞器的形态实现,操作方法复杂而且难以在活细胞内实现高效监测。在细胞自噬过程中,自噬体(autophagosome)与溶酶体(lysosome)发生融合, 由于自噬体和溶酶体内极性的显著差异而导致在膜融合过程中,溶酶体的极性会发生变化?;诖耍芯客哦右?/span>“溶剂致变色”荧光团香豆素为母体,设计了一种溶酶体定位的小分子双光子荧光探针,实现了溶酶体极性变化的高灵敏度实时原位检测,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通过检测自噬过程中溶酶体极性变化来实现对活细胞自噬的高效荧光监测。该工作从化学角度出发,为监测细胞自噬过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张玲特约通讯员:李贤) 来源:安青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