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分子诱导可建立胚胎发育潜能的小鼠和人干细胞系2017-04-12 09:08
2017 年 4 月 6 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在线发表北大邓宏魁研究组题为“Deriva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with In Vivo Embryonic andExtraembryonic Potenc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国际上**建立了具有全能性特征的多潜能干细胞系,获得的细胞同时具有胚内和胚外组织发育潜能。
发育生物学研究的一个根本性的科学问题是如何在体外建立具有发育为整个生命个体能力的干细胞系,其代表性工作是多能(pluripotent)干细胞的建立。多能干细胞最重要的功能特性是能嵌合进入早期胚胎中并参与胚胎各个细胞谱系的发育。但是多能干细胞的发育潜能**于胚胎内的组织,很难发育为胎盘、卵黄囊等胚胎外的组织。如何在体外建立并维持具有胚内和胚外发育潜能的干细胞系,是当前干细胞研究领域最富挑战性的难题之一。
邓宏魁研究组通过化学小分子筛选,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培养体系,能够建立具有胚内和胚外发育潜能的小鼠和人干细胞系。这一全新的干细胞被命名为潜能扩展的多能干细胞(Extend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简称为 EPS 细胞。令人惊奇的是,单个小鼠 EPS 细胞即可高效地嵌合到小鼠不同发育时期的胚内和胚外组织中,并发育形成各种胚内和胚外的组织类型。通过四倍体补偿技术,进一步证明了单个小鼠 EPS 细胞即能发育成为成体小鼠。该研究组还利用人鼠异种嵌合技术,分析了人 EPS 细胞的体内发育潜能。人 EPS 细胞注射到早期小鼠胚胎后,能够稳定地嵌合到小鼠胚内和胚外组织中,其胚内整合比例比已报道的整合效率提高了近 20 倍,并在 mRNA 和蛋白水平证明了人嵌合细胞能够向不同的细胞谱系分化。上述结果表明 EPS 细胞同时具有胚内和胚外的发育潜能。EPS 细胞为研究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尤其是胚外组织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工具。 Yang Yang, Bei Liu, Jun Xu et al. Derivation of Pluripotent Stem Cells with In Vivo Embryonic and Extraembryonic Potency. Cell, 6 April 2017, 169(2):243-257, doi:10.1016/j.cell.2017.0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