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药、科研与临床检查支原体的区别2021-02-26 10:07来源:威正翔禹|缔一生物
支原体是一种大小在0.1~0.3μm的原核生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迄今已发现150多种,其中90多种可寄生于人、动物、植物等真核细胞并大量繁殖。 在科研领域,细胞体外培养和细胞学实验是常见的实验室操作,需定期对细胞培养上清及培养基等进行支原体的监测,以避免支原体污染细胞和干扰实验。 在从事疫苗、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生产的生物制药行业,由于采用了大规模的细胞培养工艺,同样需要对工作细胞、检定细胞及生物制品进行支原体的检查,以达到药典限定的标准。与之类似的,干细胞治疗、CAR-T免疫治疗等,也同样可归结到制药领域。 还有一类领域是临床。由于有些支原体会造成人体或牲畜疾病,因此当怀疑有感染症状时,也需要进行支原体检查,以确诊后对症下药。常见的致病支原体有肺炎支原体(引发人的呼吸道感染)、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引发人的泌尿生殖系感染)以及牛支原体(引发小牛肺炎)等。 ![]() 那么这三个领域在支原体检查方面有什么区别呢? 在科研领域,由于细胞培养基中含有牛血清,营养丰富,支原体在里面很容易繁殖。一旦污染,则支原体的密度较高。因此,科研领域的支原体检测,对于方法的灵敏度要求不高。PCR、DNA染色法、荧光素酶法都是常见的检测方法。 与科研领域不同,制药领域对支原体检查方法的要求较高。传统药典方法为培养法和DNA染色法。但由于时间较长,近年又兴起支原体的快检方法,以 qPCR和PCR方法为代表,只要其特异性、灵敏度和耐用性都能达到欧洲药典的要求,就能替代传统药典方法,用于内部质检和放行检测。 图. 德国MB的支原体qPCR检测试剂盒(Venor?Gem qEP)经过厂家的方法验证,符合欧洲和日本药典标准 在临床领域,支原体诊断常见两种方法:一是标本采集后用含血清的培养基进行支原体分离培养,待长出典型菌落后,再进一步做生化鉴定和血清学鉴定;二是用PCR或DNA探针等技术检查支原体DNA。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所使用的试剂盒都需要有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后才能使用。 在科研和工业领域,就笔者所知,德国MB公司(全称Minerva Biolabs)即提供有分别适合不同领域的支原体检测试剂盒。其中工业领域应用的Venor?Gem qEP试剂盒和Venor? Gem Classic试剂盒经过MB公司的方法学验证,被广大药企所采用。 MB公司还提供有10CFU?支原体高敏标准品和拷贝数标定的支原体基因组DNA等全面配套的产品,方便药企对PCR/qPCR方法的自我验证。 图. 德国MB的10CFU?支原体灵敏度标准品,用于支原体PCR/qPCR的灵敏度和耐用性验证。 下一篇: 干细胞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